有丹参苗出售 正宗改良丹参苗供应 安泰药材种苗
丹参为唇形科,,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。别名:紫丹参、红根、血参根、大红袍,原产我国,大部分地
区均有分布,丹参植株优美,花朵清新可爱,可盆栽置于窗台,阳台观赏。日光温室丹参种根育苗技术破解了冀
北山区生育期短、光热资源有限造成的人工栽培丹参产量低、生长周期长(种子繁殖需两年)、经济效益不高等问
题,通过延长丹参生育期,在保证药材质量达 到国家药典标准的基础上,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,实现了经济效
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相统一。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这一技术:
一、种根选择
1.种根来源:南开命科学学院培育的三倍体丹参组培苗,经繁种田生长一年,无变异、无退化、无病虫
害,可作种根来源。
2.种根采收时间:丹参种根采收时间应迟于丹参采收时间,即在繁种田丹参地上部枯萎后,土壤上冻前采收。
采收时土壤干湿度要适宜,选晴天沿畦或垄的一端将根挖出。
3.种根标准:在繁种田内,选择直径0.5~1.0厘米,外皮鲜红色,新鲜无疤痕、无病虫害感染的丹参根作种根
;也可选*有宿芽3~5个或有茎痕,上部紫棕色或棕黑色、下部紫红色,无损伤、无病虫害感染,并带有1.5~
2.5厘米长细根的芦头作种根。为保持种根水分,对采收过程中种根上带的泥土可不抖落掉。
二、种根管理
1.筐藏管理:经挑选后,对符合标准的丹参种根可自然堆放在竹制或荆条编制的筐中,白天通风晾晒,早晚盖
苫布防寒保温。筐藏丹参种根以根变软、皮褶皱为宜,要注意防止高温高湿导致种根发霉腐烂。
2.沙藏处理:选背风向阳、地势高燥、土层深厚的地块,挖沙藏沟,宽2米、深0.5米,长度根据种根数量确定
。沙藏处理的沙子选用经水清洗,颗粒细小的河沙。按一层种根一层沙(厚5厘米),依次将丹参种根码放
到沟内,踩实,种根码放4层后,在其上覆盖25~30厘米厚的沙子,**层沙子经踩实后应略**周围土层,并覆
盖50厘米厚的作物秸秆。
三、种根育苗
1.育苗日光温室:丹参种根育苗采用冀优Ⅱ型或其改进型日光温室。
2.育苗时间:用丹参种根育苗的,一般在露地栽植前3个月(1月底至2月初)开始起根,经7~10天催芽后育
苗;用芦头育苗的,育苗时间一般在露地栽植前两个半月(2月中下旬)开始起芦头,经7~10天催芽后育苗。
3.催芽:将丹参从沙藏沟中取出,平铺在日光温室地面,种根厚不**过10厘米,保持日光温室室温3~5℃,
并勤通风。若室温过高,在加大通风量降低室温的同时,应及时翻倒种根,以防腐烂。对于发霉的种根,应及早
从种根堆中捡出,单独存放,根据霉烂的程度,决定是否继续使用。
4.育苗土配置:选择未种植过丹参、蔬菜、花生的田园土与腐熟的牛粪(或猪粪)按(3~4)∶1的比例配制育
苗土,之后过筛待用。育苗方式不同对营养土的使用有差异。采用营养杯育苗的,营养土应堆放在日光温室内便
于人工操作和运距较短的位置;采用平畦育苗的,应将营养土平铺在育苗畦内,厚10厘米以上。
5.制作种栽:用锋利的剪刀或刀片按长6厘米,截取丹参中上部种根或芦头制作种栽。用种根制作的种栽和用
芦头制作的种栽要单独存放,分别栽植。为避免栽植过程中种栽倒置,种栽上部应剪成平面,下部剪成斜面,且
种栽上下切面都要平整、光滑。对制作种栽过程中使用的剪刀或刀片,要用75%乙醇溶液或500~1000
倍液浸泡消毒。
6.栽植:采用营养杯育苗的,营养杯规格应为上口径宽8厘米、高12厘米、杯底有渗透孔的降解杯或塑料杯。
育苗时先将营养土装入营养杯内至1/4处,再按生长方向插入丹参种栽,种栽周围用营养土填实、上面覆盖1厘米
厚的细土,然后按实、浇透水。采用畦栽育苗的,在保证栽植畦水平的基础上,按行距10厘米、深6厘米开沟,
再按株距6厘米将种栽按生长方向斜插入营养土中,再在种栽上覆盖1厘米厚细土,踏实、浇透水。
7.田间管理:栽植后至出苗前管理。采用种根育苗的,萌发出苗时间为1个月左右;采用芦头育苗的,萌发出苗
时间为10天左右。其间管理的关键是保持育苗土湿润;通过日光温室放**风,辅助放裙风增加通风量,保持5厘米
土层地温稳定在10~15℃;及时检查种根情况,剔除霉烂种根。出苗后至移栽前管理。当50%以上幼苗出土后,
利用微喷或喷壶将幼苗**起的盖土浇落。控制浇水次数,实行干湿交替和增加通风量,培育壮苗。通过摘心等措
施控制徒长苗,及时拔除营养杯中或育苗田的杂草。大田移栽**周,根据天气情况揭膜炼苗。移栽**天,将
营养杯或育苗田浇透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