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蒡种子什么时候种植
牛蒡是我国南北广泛分布的**植物,作为一种特种经济作物,80年代末开始试种栽培,现主要产于江苏丰县地区。它既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,又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材。在国际市场的销售行情一直看好,国内市场的销售形势也日趋看好。牛蒡浑身是宝,其肉质根为食用部分,营养丰富,每100克含有蛋白质4.8克,钙242毫克,磷61毫克,胡萝卜素390毫克,抗血酸25毫克,其中胡萝卜素含量在蔬菜中居*2位,比胡萝卜高150倍。经常食用牛蒡或用牛蒡干泡茶喝,能够强身健体,具有降血压、健脾胃、补肾*之功效,对糖尿病、类风湿也有一定疗效。牛蒡种子可入药,主治咳嗽、咽喉肿痛、牙痛等。种植牛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,据调查,在丰县地区种植,一般亩产2000斤左右,亩产值平均5000元以上。
一、特征特性
牛蒡属菊科,牛蒡属,二三年生草本植物。株高1米左右。肉质根圆柱形,长60~130厘米,直径2~4厘米,根皮粗糙,暗褐色,其内肉质鲜嫩。种子长纺锤形,有棘刺,暗灰色,千粒重14~16克。
牛蒡喜温暖湿润气候,耐寒、耐热能力较强,植株生长适宜温度为20~25℃,在40℃的高温下也能正常生长。气温2℃时地上部叶子枯死,但20厘米以上主根,能在-15℃条件下安全越冬。牛蒡喜阳光,生长期间要求较强光照条件。牛蒡宜在中性壤土中栽培,要求表土深厚,排水良好,地下水位低于1.5米以下,PH值为6~7.5。牛蒡较耐干旱,不耐涝,2天以上的积水田块,肉质根就要坏烂。牛蒡虽忌边作,但多施腐熟**肥,增施磷钾肥和微肥,连种2~3茬,产量不会明显下降。
二、栽培
1、春夏栽培 春夏播种时间从2月底至6月底。春播宜早,当低气温0℃以上,田土5厘米处地温5℃时,即可播种。播种前要深挖沟,行距70~90厘米,沟宽25~30厘米。挖沟之前,要先插木橛放线,量好尺寸。挖土回填时不要打破耕作层,结合填土,亩施腐熟**肥2~3方,硫酸钾复合肥40公斤,颗粒剂32公斤。药要与土壤充分拌匀,用爪钩耧平,轻踩镇压,直到把垄扶好,垄高20~30厘米。
若机械操作,可用开沟机将挖沟、填土、起垄等工序一次性完成。
早春播种,要根据气象预报,抢在冷尾暖头时播种,种子放在50℃的温水中浸泡6~8小时,播种时,先放线开沟,沟深3~5厘米,如果墒情不好,可开沟浇水造墒。株距8~10厘米,播后覆土1.5厘米,轻轻拍实。然后用甲胺磷乳油掺麦麸撒于垄表,或用颗粒,以防蝼蛄和地老虎的危害。
为了保墒增温,播后可用地膜覆盖,膜宽60厘米。薄膜平铺在垄上,两侧用土压实。半月后,小苗陆续出齐,可把地膜拱起。当苗长到10厘米高时,可撤除地膜。揭膜后及时检查缺苗情况,将事先用营养钵育好的苗带土补植。移苗时不要伤断主根以免发叉。要经常中耕松土除草。如地老虎、蝼蛄继续为害,再用毒饵诱杀,还可用氧乐菊酯1000倍喷雾,不但能防治地老虎咬苗还可兼治蚜虫的危害。
5月份牛蒡进入生长旺盛阶段,除中耕除草外,应进行*1次追肥,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。6月份牛蒡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时期,需要较多的肥水供应。如果遇干旱可浇一次跑马水,在垄两侧亩施20公斤复合肥或牛蒡**肥。汛期来临之前,每隔50米挖一道沟,做到沟沟相通,雨水能及时排出。
4~6月份播种,一般不必铺盖地膜,但墒情一定要好,好选阴天播种,确保一播全苗。其播种技术和管方法与早春播种相同。但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,病害主要有细菌性黑斑病和麦类白粉病,可用50%福美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,也可用甲基托布津、粉锈宁1000倍液防治。虫害主要是蚜虫和大象鼻虫,可用0.1%功夫菊酯和氯化菊酯1500倍液喷雾防治。
2、秋季栽培 秋季栽培大的好处是能避开汛期,避免多涝渍危害。同时秋播一年能种两茬,前茬可提前供应市场,后茬能延后供应。徐淮地区适播期为10月份,于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下旬收获。秋种牛蒡要注意两点:一是播种过早要防止抽苔;二是播种过晚要防止冻害。因此,必须采取特殊措施,既要确保安全越冬又要适期播种不抽苔。
牛蒡种子什么时候种植 美国农业部在2018年5月份供需报告里预测2018/19年度大豆进口量为1.03亿吨。 据贸易商称,上周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上涨,其中破碎率5%大米价格为每吨380美元到385美元,曼谷FOB价,**一周前的370美元到375美元。这两年来看,谄匪果的价格肯定是低于前几年的,因为它的交易量在不断大,需求量也是放大的,以前精品水果只能占到我们水果交易的30%,现在已经能达到40%。 2017年12月份,21个城市中有14个城市的“菜篮子”价格都环比上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