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:外观形态好,新品种白芍不仅品质好,外形也是传统白芍无法比拟的,传统白芍一般都是根弯、虫眼、狗头大。而新品种长势优良、条直、粗壮,没有虫害且狗头较少。
芍药是多年生宿根植物,具有喜光、喜温、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,芍药种植适宜温暖湿润气候。种植芍药多采用芽头繁殖,其生长周期较长,一般为4-5年。土壤要求疏松、肥沃,以沙质壤土、夹沙黄泥土、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淤积泥沙壤土为好,不宜在盐碱地栽种。忌连作,一般需间隔3至5年,可与其它植物如豆科作物轮作。
芍药的田间管理技术有哪些
(1)中耕除草早春松土保填。芍药出苗后每年中耕除草和培土34次,10月下句,在离地面5-7m处割去叶,并在周围培上10-15m,以利越冬(2)施肥芍药喜欢肥沃的土壤,除施足基肥外,栽后1-2年要结合田间套种进行追肥,*3年芍药进入旺盛生长期水的需要量相对增加。一般每年不少于2次:*1次在3月齐后,结合浇水施尿素20千克,饼肥25千克面:*2次于8月,施复合肥30千克「亩:*4年在春季追肥1次即可,追施高磷复合肥50-75千克亩。(3)排灌芍药喜旱怕水,通常不需灌溉。产重干早时宜在份晚浇水。多雨季节应及时排水,防止烂根(4)摘當为了减少养分损耗,每年春季(一般在4月下句)现蕾时应及时将花蕾全部摘除,以促使根部靶大(5)培土一般在10月下甸土壤封冻前,在离地面6-9处,把白芍地上部分枯姜的枝叶剪去,并在根际处进行培土,土厚10.15cm,以保护芍芽安全越冬芍药。
花瓣4~5轮,瓣形宽大,雄蕊可能瓣化形成碎瓣,雌蕊正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