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茱萸苗多少钱一颗
中花吴茱萸种植可行性分析报告
鲁布格地处云贵广三省交界处,气候温和、湿润,平均海拔1600米左右,虽然土地可利用面积不大,但土质,适合发展多种材种植。目前我镇种植类别的可选择性并不广,除了油菜、玉米和烤烟外,几乎无其它大型可发展种植的农作物。材发展是重点扶持项目,很多老百姓认识到这一点,但由于对材品种的了解,同时也不具备相关的种植技术,从而一再将材的发展拒之门外。近几年“退耕还林”的山地较多,每年有近千亩的面积,为符合“退耕还林”政策,同时给当地老百姓在退耕还林的同时仍有一定的经济收益,我社(黔西南安和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)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总结,并结合我镇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,筛选出了一种适合我镇退耕还林栽培的植物——中花吴茱萸。
【品种简介】
吴茱萸(学名Tetradium ruticarpum,原名Euodia ruticarpa),别名吴萸、茶辣、漆辣子、臭辣子树、左力纯幽子、米辣子等。通常分大花吴茱萸、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。小乔木或灌木,高3-5米,嫩枝暗,与嫩芽同被灰黄或红锈色绒毛,或疏短毛。生于平地至海拔1500米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,多见于向阳坡地。
吴茱萸主产于浙江(小花)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(大花)、江西、安徽(中花)。黔西南地区的吴茱萸通常为大花吴茱萸和野茱萸,价值并不大,目前市场上主要以中花吴茱萸价格为**,其价值也,主产区分布于江西樟树和广西河池等地。吴茱萸七月底开始产新,采摘回来后在太阳下暴晒或要进行低温火烘,晒干或烘干后,还要揉去枝柄,簸净枝梗等杂质,才成为商品净吴茱萸。
(一)植物特性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00~1000厘米。单数现状复叶对生,小叶5~9片,椭圆或卵圆形,*尖或渐尖,全缘或有钝锯齿,叶背有油点。聚伞状圆锥花序项生,雌雄异株,花白色,雄花退化子房略成三棱形;雌花较雄花为大,退化雄蕊鳞片状,子房,心皮5枚。骨突果扁球形。种子卵状球形,黑色,有光泽,花期5~6月,果期6~8月。
(二)生长特性
适生于温暖湿润的山地,疏林下或林缘空旷地。**较少,多见栽培。人工栽培在低山及丘陵、平坝向阳较暖和的地方,鲁布格全年气温适中,并无大热大寒的季节,海拔在1600米左右,非常适合吴茱萸生长。当地村寨的农户家里偶有几株,平时村民们习惯用“纯幽子”肚子痛。凡多风严寒和过于干燥干旱的地区,不宜栽培。土壤土层深厚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坡地或平地均可栽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