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是紫菀产新期,也是栽种季节。从亳州产区了解,目前紫菀栽种已进入后期。近几年紫菀行情有哪些变化,
目前产新情况如何?药农种植积极性大不大?
目前家种紫菀面积较大的有:河北安国、安平、博野、定州、清菀、里县;安徽亳州一带;山东的曲府、泗水;
江苏的丰县、沛县、射阳、滨海;河南商丘;湖北部分地区亦有少量种植。现代质量认定,祁紫菀(既河北安
国一带)为佳品,质地优良,含量稳定。产量可占全国总量的80%以上,安国亦为全国较大的货源集散地。
受紫菀价格上涨刺激,2011年药农多扩大栽种面积,以致产新后价格逐步跌落,2012年春季紫菀新货大量上市
之际,亳州产区统货价格价格8-9元左右。进入销售淡季6-7月紫菀价格进一步下滑至7元上下,低价一直持续到
2013年产新前8月。
紫菀一般亩产干货300千克,高者亩产可达400千克。按照2014-2015年药农卖价12元计算,亩收入3500-4000元
,仍比种植粮食作物高,按理说药农种植积极性应该高,但是,事实,并非如此。
一是紫菀在两年低价期间,种植面积大幅减少,2014年紫菀涨价想种植的因种苗限制难以如愿,2014-2015年紫
菀实际产量并不大,2016年价格涨至16-18元。2017年春紫菀价格进一步上涨至20元左右,紫菀价格的上涨再次
刺激药农种植积极性,不过,由于紫菀库存少,支撑价格没有出现大幅回落,2017年产新后价格在18-20元上下
波动,此价持续运行到2018年上半年。
虽然2017-2018年紫菀价格没有上升到2010年高价,但是,种植户普遍卖价16元左右,亩收入5000元以上,种植
积极性大大提高,2018-2019年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,2018年产新后价格从19元逐渐跌落至14-15元,2019年1
-8月紫菀价格始终徘徊在14元上下,加上近两年亳州产区生长期间干旱少雨,单产下降,实际扩种面积不大,
2019年产新后价格小幅回升至18元左右。
紫菀具有祛痰,抗菌和抗病毒等。实验表明,水煎剂有祛痰作用而无镇静及平喘作用;苯及甲醇提取物也有祛痰
作用;紫菀在体外对大肠杆菌,痢疾杆菌,变形菌,伤寒杆菌,副伤寒杆菌,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、革兰氏阴性
肠内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;并有对抗致病性真菌的作用;水煎剂在鸡胚囊中对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,
年需求量约2000吨。
目前亳州产区春季产新基本结束,种植也接近尾声。从十九里、谯东、沙土,大杨等乡镇种植情况看,药农仍有
较高的种植积极性。虽然受干旱影响单产减产,但是,卖价不低,含潮水洗货多售价14元,干度质量好的售价
16元左右,加上卖苗子(10元/千克),亩收益多在5000元以上。综合分析,短期内紫菀价格仍将居高难下。如
果今年生长期间风调雨顺,2020年产新后价格有望回落。